2016-08-16 14:42 来源:千龙网
牛奶被誉为大自然赐予人类“最接近完美的食物”,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营养食品。奶业发展事关民众健康、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,意义重大。经过6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,尤其是2008年以后的整顿和振兴,我国奶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。当前,我国现代奶业建设正稳步推进,已具备创民族品牌、建设世界一流奶业的基础和条件。
为权威、全面、系统展示我国奶业发展和质量安全状况,在农业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,中国奶业协会组织编写了《中国奶业质量报告(2016)》,并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。
图为《中国奶业质量报告(2016)》新闻发布会现场
从报告获悉,奶业是我国畜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,也是政府重视、社会关注、民众关心的民生产业。近年来,我国奶业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势头,但也经历了2008年婴幼儿奶粉“三聚氰胺事件”的沉重打击。2008年以来,国家出台和完善了奶业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度,大力开展奶业整顿和振兴。在奶牛养殖环节,不断加大对奶业的扶持力度,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、标准化规模养殖、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促使奶业发展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,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,奶业生产水平和奶源质量不断提高。在收购和运输环节,全面开展奶站清理整顿,严格准入管理,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,奶站数量从2008年的2万多个减少到8500个,奶站的基础设施、机械设备、检测手段和人员素质水平显著提升。生鲜乳运输车全部实现专车专用,持证运输。在乳品加工环节,落实《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》,对乳制品及婴幼儿奶粉企业生产许可进行重新审核,淘汰了一批奶源无保障、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,大力推进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兼并重组,优化产业结构,有力保障了乳品质量安全。
经过八年奋战,我国奶业实现了振兴发展,产业面貌焕然一新。一是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870万吨,居世界第三位,仅次于印度和美国;人均奶类消费量36.1公斤,比2008年增加5.9公斤。二是现代奶业建设步伐加快,奶牛养殖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机械化、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,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.3%,比2008年提高了28.8个百分点,规模养殖场100%实现机械化挤奶;奶农专业合作社超过1.5万个,是2008年的7倍多;伊利、蒙牛、现代牧业、光明、三元、君乐宝、飞鹤等中国奶业前20强企业乳制品产量、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51%和54%,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三是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,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.5%,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%;生鲜乳中乳蛋白、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,也高于美国标准,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、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亚限量值。四是乳品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,主要乳品企业生产设备、加工技术大都源自国际知名厂商,管理运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其中伊利、蒙牛进入世界奶业20强;君乐宝婴幼儿奶粉通过国际公认的全球食品安全标准(brc)a 顶级认证,其婴幼儿配方奶粉经香港的严格检测和审查,已经进入香港市场;现代牧业、飞鹤乳业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。
由蒋建平、陈瑜等业界专家提出的“五星牛奶”优质乳概念,成为当下饮奶健康的重头话题,被业界指为企业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工具,也登上了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重要议题榜。而就在全国食品企业界学习 “优质乳”热潮之际,率先对标其“好奶源、强研发、严管理、优物流、高标准”等五个标准,大胆实践优质乳发展模式的伊利集团,则被业界推崇为“优质乳推广典范企业”。
通过《中国奶业质量报告》,定期发布奶业权威信息,对客观反映我国奶业发展、监管和质量安全各方面情况,为消费者、奶业生产者、政府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,为回应社会关切、普及乳品知识、引导健康消费具有重大意义。
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主持并发布《中国奶业质量报告(2016)》,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(北京)中心主任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,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受邀请出席发布会。央视新闻中心、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60余家新闻媒体受邀参会。
我国奶业质量安全关系到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,关系到下一代的茁壮成长,人民群众有需求、有期待,因此,我国奶业必须要发展,乳品必须要优质安全,民族奶业必须要有竞争力。当然,现阶段我国奶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和困难,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,但是我们有信心,通过八到十年的不懈努力,实现民族奶业的振兴。这是一个曲折、艰苦的奋斗过程,需要各方合力,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支持,希望新闻界的朋友对奶业发展给予更多关心关注,把国产乳品质量安全的情况告诉消费者,把我国奶业焕然一新的产业素质展现给消费者,把全行业齐心协力建设现代奶业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消费者。同时,希望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乳品和饮奶知识,做到理性消费、健康消费,共同推进我国奶业健康持续发展,开启中国奶业转型发展新未来。
附:《中国奶业质量报告》主要内容
第一部分是“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概要”,综合阐述了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、奶业综合生产能力、奶牛科学饲养管理水平、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情况。
第二部分是“中国奶业生产与消费”,主要从生产、加工、进出口贸易、消费等方面,介绍乳品供需情况。这些年,奶类生产能力稳步增长,2015年我国奶类产量3870万吨,占世界总产量的4.8%;奶牛单产达到6吨,比2008年增加1.2吨。乳制品加工业蓬勃发展,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38家,乳品乳制品产量2782.5万吨,比2008年增长53.7%。乳制品消费持续增长,“十二五”期间年均增长4.5%,但当前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3,还有较大增长潜力。
第三部分是“中国乳品质量安全”,主要介绍奶牛养殖卫生安全、生鲜乳质量安全和乳制品质量安全情况,对国内外乳品标准、质量安全指标等进行系统对比,为消费者全面了解国内乳品质量安全状况提供可靠依据。近年来,“建好舍、喂好草、养好牛、产好奶”的健康养殖理念得到普及和推广,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空前严格,有力保障了奶业质量安全。2009年以来,农业部共抽检生鲜乳样品15.1万批次,抽检对象覆盖所有奶站,监测指标涵盖所有违禁添加物。报告中的监测数据表明,2015年,生鲜乳平均乳脂率3.69g/100g,比国家标准高出0.59g/100g;乳蛋白率3.14g/100g,比国家标准高出0.34g/100g;菌落总数46.7万cfu/ml,远低于国家标准200万cfu/ml。报告还对黄曲霉素m1、体细胞数、铅、铬、汞、三聚氰胺、革皮水解物等8项指标的检测情况进行了介绍。
第四部分是“中国奶业质量安全监管”,主要介绍政府、企业、养殖场户在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采取的措施,包括:我国奶业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情况;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、奶站清理和整顿等情况;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、生产经营规范等情况;养殖规模化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、生产性能测定、优质苜蓿种植等工作推进情况。此外,对提升乳品企业竞争力、严密监管进口乳制品质量、加强奶业宣传等方面情况也作了介绍。
第五部分是“2016年中国奶业质量安全工作重点”,主要介绍有关政府部门年度质量安全监管工作。包括重中之重是抓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,实行奶源全覆盖抽检,加强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,实施婴幼儿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制度,强化备案管理等。同时,在严控乳制品安全、严格规范乳品生产加工、夯实现代奶业发展基础、扩大消费市场等方面,也都将继续强化有关工作。
第六部分是“乳品科普知识”,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乳品名词和营养常识,为消费者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乳品提供参考。
【转载声明】本条新闻信息源自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本网站对以上内容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特此声明。
【本站编辑】新巨丰